图书
牧区与市场:市场化中的牧民
PASTORAL AREAS AND THE MARKET:Herdsmen in Marketization
ISBN :978-7-5201-8329-1
学科 :畜牧学;发展社会学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
文前辅文
-
作者简介
-
内蒙古草地过牧问题分析 郑易生达林太
-
生态奖补下牧户收入和消费的状况 达林太
-
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 郑易生达林太
-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未来 郑易生达林太
-
振兴草原牧区的主要目标 郑易生达林太
-
振兴草原畜牧业的一些建议 郑易生达林太
-
牧区与市场研究参考文献 郑易生达林太
本书对牧区市场化进程下的社会变迁做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主要是:第一,具有公共用品属性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季节性与降水的非平衡性,导致畜牧业经济的非预期性。第二,草地产权制度变革致使放牧半径的缩短,降低了移动式放牧畜牧业的弹性。第三,草地畜牧业种(母)畜市场无法供给,所需要自我培育的市场失灵,致使牧户始终处于通过外来能量(购买饲草料),来保障繁育母畜的自发行动中,并用借贷来维持小牧经济的再生产。如持续干旱,会出现大量的负债。第四,牧户间传统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互助属性消亡,加剧对金融资本的高强度依赖。第五,草地畜牧业价值链分配的不公平,给食品安全、公共健康、环境生态、牧民生计和边境边疆稳定带来严峻挑战。本书认为,对于维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草地畜牧业,国家应结合牧区乡村振兴战略,针对资本、技术和国家税收,制定一系列以提高牧民纯收入为中心的保护草地畜牧业的政策。
达林太
蒙古族,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了十多项关于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国际研究项目,现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内蒙古农牧业产业组织体系研究”,出版专著八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学。
郑易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发表论文包括:《90年代中国环境污染损失估算》、《自由交换、自由权利与自组织行为——中国经济关系契约化进程》、《中国经济发展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公共资源与公共秩序——有关社会成本问题的理论》、《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中国的环境与经济至上主义》。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关于资本部分)》、《深度忧患——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主编)、《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