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贫困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调查与分析
贫困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调查与分析
报告字数:22672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在财力整体偏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政府服务态度、理念和措施手段的创新,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是对当地政府教育管理智慧的一种考验,也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调查显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编制方面有超编与缺人的矛盾,教师入职在公平公正公开下也存在种种“不公”现象,教师职称晋级的利弊需要再做考量,教师管理上依旧存在“助强凌弱”的观念和行为,这是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共存的问题。就贫困地区来说,还存在因“贫”而生的其他问题:一是观念保守、态度消极、行动滞后,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条件支撑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从政府服务视角提出以下对策:第一,运用利益相关者方法,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共性问题。即系统研究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利益相关因素,牵住新型城镇化“牛鼻子”;改革利益相关核心方——政府的服务方式,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师资配置权限。第二,针对贫困县域实际,“对症下药”,破解理念保守、经济支持不足难题。即首先端正认识、更新观念,为师资均衡配置备好思想武器;其次是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平衡作用,加大师资配置中的财政投入力度。
文章目录
- 一 贫困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现状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二)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中政府服务创新的尝试
- 二 贫困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中的问题
- (一)共性方面的问题
- (二)“贫困”带来的县域师资配置问题
- 三 贫困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改革创新建议
- (一)运用利益相关者方法,解决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共性问题
- (二)针对贫困县域实际,“对症下药”,破解理念保守、经济支持不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