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温州市近岸海域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温州市近岸海域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页数:9页
字数:7211字
出版日期:2018-05-01
摘要:温州市是海洋大市,陆源污染量大面广。全市2016年近岸海域海水质量与2015年相比有所好转,但是污染物超标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溶解氧超标。16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只有洞头渔港四类区、乐清湾二类区、大小门岛四类区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四类区水质满足功能要求,其他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均不能满足目标水质要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近岸海域污染主要原因有入海河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入海、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的不规范设置、近岸海域违规水产养殖现象突出、围填海造地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港口码头生产带来的污染等。建议从规范设置入海排污口、加强入海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与控制、加强海水养殖源头管理、加强对围填海造地的监管和改革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方面开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文章目录
- 一 温州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 (一)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现状
- (二)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 (三)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分布情况
- (四)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
- 二 温州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一)入海河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入海
- (二)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设置不规范
- (三)近岸海域违规水产养殖现象突出
- (四)围填海造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 (五)港口码头生产带来的污染
- 三 温州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 (一)规范设置入海排污口
- (二)加强入海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与控制
- (三)加强海水养殖源头管理
- (四)加强对填海造地的监管
- (五)改革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