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基层党建与“第一书记”政策
农村基层党建与“第一书记”政策
页数:14页
字数:10990字
出版日期:2018-11-01
摘要:选派党员干部到工作相对薄弱的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是中央着眼新的形势任务,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内蒙古S县为案例,对“第一书记”政策助推农村基层党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一书记”政策提高了为民办事服务效率。“第一书记”为农村党建注入活力,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还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如要做到精准选人,选派优秀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政策建设应科学化、长效化等。
文章目录
- 一 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 二 “第一书记”政策助推农村基层党建的作用分析
- (一)驻村“第一书记”为民办事服务——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
- (二)驻村“第一书记”集中精力加强对村支部书记的培养,帮助支部书记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让他们虚心学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致富经、管理经、处事经,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
- (三)驻村“第一书记”重视制度建设,在村党组织选举中,采取了“两推一选”等办法,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四)在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村党支部筹资建立互助幸福院
- (五)驻村“第一书记”为农村党建注入活力,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 三 驻村“第一书记”政策的经验启示和对策建议
- (一)精准选人,选派优秀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 (二)“第一书记”关键要心入基层
- (三)“第一书记”要搭建新载体,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牧区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
- (四)着力建强一个好班子,培养村党组织带头人
- (五)着力完善一套好制度,“第一书记”要加强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村务公开要做到“真、严、实”
- (六)“第一书记”政策建设科学化、长效化
- (七)结合“第一书记”政策,推动建立完善的农村牧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