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重评民国乡村建设中的“政教合一”
重评民国乡村建设中的“政教合一”
页数:30页
字数:27751字
摘要:本文梳理了民国乡村建设中“政教合一”的模式和变化历程。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自秦汉以来的中央权威如何下沉到基层社会的关键纽襻之一。“政教合一”是把握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变化和性质重新认知的关键。本文将国民党统治区出现的政教合一模式归纳为三大类型:拒绝与南京中央政权政治结合,以教化、社会为本位的特殊的政教合一;坚持教育与政治合作,以教育为主、政治为辅的普通的政教合一;主张以政治为主、教育为辅的“官统政治”。在三大类型的彼此纠葛中,经历了“特殊派”与“统制派”的竞争、“普通派”对“统制派”“特殊派”的调和,最后“统制派”逐渐强势。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被忽略的“统制的政教合一”
- 二 “特殊派”与“统制派”的竞争
- (一)“特殊派”的“政教合一”内涵
- (二)“特殊派”与“统制派”在言论上的对立
- (三)“特殊派”与“统制派”在行动上的抵触
- 三 “普通派”对“统制派”“特殊派”的调和
- (一)“普通派”的理念及其与“统制派”“特殊派”的关系
- (二)“普通派”对“特殊派”与“统制派”关系的调和
- (三)“统制派”与“特殊派”各自的让步和修正
- 四 “统制派”的逐渐强势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