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
-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 报告页数:8 页报告字数:6231 字
摘要
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证明: 儿童生来虽有男女性别之分, 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 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一定文化程度的学生获得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其中基础课本和教材特别重要。教材中久已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而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课程和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这一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和改革教材、 学习科目设置、师资培训以及所有教育材料, 以消除性别陈规、形成新的性别观念的良好机会。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读物、小学教材、初中教材这三方面进行性别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在统计的幼儿读物中, 从人物出现的数量上来看, 男女比例明显失调;二、小学教材中性别出现比是男多女少; 三、存在着显著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性别观念产生影响;四、初中生用各自对生活的了解解释性别的涵义。
《
》
相关报告
- ·脱贫致富: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足迹——...
- ·妇女连环脱贫与扶贫模式
- ·“社会性别、贫困与农村发展”研讨会综述
- ·扶贫实践中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研究
- ·对城市贫困主流测量方法理论假定的社会...
- ·男女大学生学术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
-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
- ·健康与女权:妇女卫生保健的非医学模式...
- ·生育健康新趋向:整合妇女健康促进的理...
- ·改善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行动策略
- ·以妇女为中心的保健服务研究
- ·生育健康意识教育:贫困地区妇女脱贫的...
- ·性骚扰在中国的存在——169名女性的个...
- ·“反家庭暴力”地方支持模式探寻——来...
- ·整合力量 推进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