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革命与性别: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
-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报告页数:20 页报告字数:19245 字
摘要
离婚即是婚姻关系的解除。民国时期,一些大城市离婚现象较多,华北乡村离婚者极少,经济约束与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仅有两起离婚记录。1933年,全国离婚者2万余人,且“私行离异不由官断者,尚不在数。但此大半出于通都大邑,而乡里之间,多守旧礼,不稍变移”[1]。韩丁也有类似描述:“在张庄从来没有批准过离婚的事,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女人得到社会的允许而离开她的男人。”[2]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女性因体能弱势,只能以“女织”的方式参与经济生产,由此导致女性在男权主导社会的被动地位,社会习俗对女性形成种种束缚。买卖婚姻、早婚、换婚、冥婚、纳小蓄妾多有存在,婚内暴力较普遍,女性无力把握婚姻权利。参与家族或乡村政治的可能性更小。从性别维度看,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较低,在历史研究中也被有意无意地屏蔽。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地区陆续建立
《
》
关键词: |
相关报告
- ·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维度
- ·“麻城孝感乡”历史记忆中的移民心态与...
- ·简论劳动史研究的新视角——以汉冶萍档...
- ·民国时期华北乡村教育的转型与困境(19...
- ·试论国民党政权下选拔陆军大学学员制度
- ·北洋时期基层司法经费的来源、支取与分配
- ·被恢复与被改造的传统——1940年代华北...
- ·追求大历史与个体生命的融合——社会文...
- ·民国时期留日女学生的留学生活——以奈...
- ·气枪与娃娃:民国时期玩具文化中的性别...
- ·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婚姻的“五宗罪”
- ·共和国初期的性教育(1949~1966)
- ·改革开放后中国同性恋生存境况变迁研究...
- ·从北京妙峰山看晚清礼俗教化的变迁
- ·近代旧产婆由取缔到改良的转变历程述论
- ·抗日根据地的医疗卫生展览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