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瓶”:20世纪30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及其语境
-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 报告页数:14 页报告字数:12961 字
摘要
20世纪30年代知识女性大规模进入职业领域,与此相伴,职业女性被视为“花瓶”,涌现出大量有关“花瓶”的故事,形成一套“花瓶”叙事。此一现象固然含有现代化论所指出的守旧思想的因素,也有性别研究所指出的“性别压迫”的成分。但是,本文认为有关“花瓶”的论述所蕴含的意味不尽于此。本文把“花瓶”放回20世纪30年代报纸、杂志论述这一问题的语境中,发现女职员被视为“花瓶”主要是因为她们行为“浪漫”,这些“浪漫”的行为又是现代女子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塑造出来的。现代女子教育制度被认为是盲目模仿西方的装饰教育,只教会女子一些装饰技术,为社会培养“花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现代社会氛围,将职业女性商品化,将之转化为国家进步与社会经济繁荣的装饰品。现代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生产出来的知识女性,无法嵌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她们只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装饰物,装点现代中国的门面。因此,有关“花瓶”的叙事实际上也是对现代社会及其制度的忧虑与批评的曲折表达。
《
相关报告
-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传播新技术与女性
- ·试析大众传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
- ·主导报纸如何呈现两性
- ·碎片化的女性新闻:对《中国妇女报》的...
- ·报纸报道涉老新闻的社会性别分析——以...
- ·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新快...
- ·社会性别偏见的传播——以某晚报“建立...
- ·怎样报道家庭暴力
- ·中国近代女性角色的重塑——来自《北洋...
- ·从《东方时空》看主流媒介的性别平等意识
- ·从一次谈话节目看电视传媒中的性别意识...
- ·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
- ·男权观念下的感情悲剧——解读《中国式...
- ·影像中的女性身份再塑造及女性电影大众...
- ·清末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
- ·试析中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