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制度安排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2004~2012)
-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 报告页数:16 页报告字数:15685 字
摘要
本文利用“人口迁移与儿童发展”跟踪调查(PSDMC)的家长数据,讨论了制度因素和个人流动经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流动经历影响流动人口初期的社会融合水平,但对其发展轨迹的影响并不显著;制度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的影响显著存在,但制度的不同方面对社会融合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迁入地政府所重视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如暂住证制度)并没得到流动人口的认同和关注;而与流动人口生活和工作相关的用工政策及其对所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态度影响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和社会融合的发展与变化。本文认为制度因素,特别是以往所认为的以户籍制度为根本的二元制度,是阻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命题需要进一步的审慎检验。
《
相关报告
- ·2013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致欢...
- ·2013年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宋林飞致开幕词
- ·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讲话
-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贵...
- ·2013年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郑杭生讲话
- ·2013年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宋林飞致闭幕词
- ·我国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特征与新生代农...
- ·国家渗透能力建设——社区治理挑战下的...
- ·我国“公款吃喝”何以成为非正式制度—...
- ·我国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
- ·2013年失范缺失了什么?
-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人的城镇化(1955~201...
- ·2013年我国居住空间类型与农民工的城市...
- ·我国跨国空间下的消费价值剩余转移——...
- ·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省际差异——江苏与浙...
- ·嵌入差异与街区公共服务供给:上海市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