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区环境:西藏中部牧民资源利用形式的地理信息系统个案分析
-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报告页数:16 页报告字数:11297 字
摘要
文章考察了环境特点, 诸如海拔、 坡向、 坡度、 植被, 是如何构成西藏中部牧民资源使用模式的。 作者通过结合田野观察、 参与式绘图、 采访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生成的遥感图像, 描述了该地区饲草资源的充足度、 分布和使用特点。 根据畜群的地理参考位置, 总结出季节性放牧地区的特点, 由此显示的是西藏中部牧民放牧的清晰的空间模型。 而对年度牧场生产力归一化植被指数值的评估方法, 就是利用了牧民应对环境变化的这种描述。 作者认为, 有了这种文化上细致、 空间上鲜明的方法, 我们可以加强对受环境限制的畜牧制度的理解。 希望我们因此对以下方面获得更为清晰的预测: 经济和政策变化如何对西藏中部及其他地区的牧民社区的生计产生影响。
《
》
相关报告
- ·横向政策分析:提高生活方式可持续性发...
- ·雪灾与救助——青海南部藏族牧区的案例...
- ·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中国藏区畜牧业:沟...
- ·合作利用放牧场制度的理论思考与案例分析
- ·北疆的游牧文化遗产、传统知识及其保护
- ·藏区传统游牧业:现状忧思与前景展望
- ·人类学视野下的西藏牧区亲系组织及互惠...
- ·藏北高原妇女社会性别角色与健康意识的...
- ·西藏牧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及围...
-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话语和绿色治理
- ·内蒙古草原退化成因分析——以东乌珠穆...
- ·藏北高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
- ·后畜牧业:生态移民下的牧民
- ·定居化进程中的中国牧区教育发展——基...
- ·青藏高原上的生态移民:牧民和草场的分离
- ·中国人类学者对藏族牧民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