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主义时期城市家庭妇女的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
-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 报告页数:22 页报告字数:0 字
摘要
——从茹志鹃的《如愿》《春暖时节》谈起刘传霞 石成城[1]《如愿》和《春暖时节》是茹志鹃在1959年发表的两部题材相同、主题相近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大跃进”为背景,叙述了城市家庭妇女在时代浪潮推动下,从封闭的私人家庭空间中走出,进入开放的公共空间——街道里弄组织的生产组、合作社,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故事。“《如愿》的主角是一个能干的有主意、眼光远大的老奶奶,《春暖时节》的主角却是个善于持家、温柔但眼光限于家庭的少妇。”[2]两部作品都围绕着家庭关系展开,《如愿》是母子关系,《春暖时节》是夫妻关系。作品从家庭矛盾入手,以家庭关系改善而结束,属于典型的“家务事,儿女情”小说,但是,作品中所书写的这些城市家庭妇女的“家务事”,却涉及马克思主义和女权主义都非常关注的家务劳动与妇女解放、下层妇女自我认同与主体建构等大问题。作为一名同样要担负家务劳动的
《
》
关键词: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