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201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 报告页数:20 页报告字数:12100 字
摘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聚宝盆”,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黔东南州共53项72处非遗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四批(含扩展名录)代表性名录,在全国同级别行政单位中名列前茅。随着我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以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成立,当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
相关报告
- ·2011~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
- ·2006~2016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
- ·2006~2016年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006~2016年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
- ·2006~2016年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006~2016年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
- ·2006~2016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06~201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
-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摆手舞的社会价值与发...
- ·恩施土家族吃“社饭”习俗的传承与保护...
- ·少小民族非遗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 ·贵州民族手工技艺产业化发展之路
- ·傩堂戏图像资料数字化建设研究
- ·德宏州芒核村傣锦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
- ·古村落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 ·生产性保护背景下的苗绣技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