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经验、问题及未来展望
-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 报告页数:24 页报告字数:20084 字
摘要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实践,在非遗传承保护及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报告在对比分析了我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础之上,认为目前我国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存在跨区域保护管理不便、保护区内建设文化特色不足、民众整体参与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划分,实现跨区域协同治理,贯彻落实保护区建设领域“共享”发展理念,构建多元投入资金保障机制,坚持对保护区内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保护,公私并举将非遗资源融入乡村振兴实践,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保护区的文化生态平衡。
《
相关报告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 ·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 ·西藏自治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 ·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
- ·旅游扰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影响—...
- ·少数民族非遗助推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
- ·文化记忆及其叙事:基于思南花灯戏唱本...
- ·文化数字化战略下广西壮族织锦技艺活化...
- ·生产性保护视域下松桃苗绣的传承及其文...
- ·文化品牌建设背景下都匀毛尖茶的保护实...
-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主体生产性保护的...
- ·日本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经验与启示
- ·日本、韩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策演化...
- ·国外手工艺推动乡村发展的案例对我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