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土家族吃“社饭”习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王燕妮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社节”是我国最为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节庆。聚居于武陵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迄今还传承着“社节”吃“社饭”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并具有独特的制作和食用方式。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
-
2006~201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李雪南 杨晓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样、数目繁多。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2006~201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龚翔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聚宝盆”,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黔东南州共53项72处非遗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四批(含扩展名录)代表性...
-
2006~2016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周毓华 杨娅 张森 刘君军 尹锋超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本报告梳理了2006年至2016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情况,探析了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
-
2006~2016年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赵尔文达 左丹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其整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
2006~2016年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王砂砂 陈玉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本报告通过对布依族人口较为集中的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四省(区)的布依族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布依族非遗传承和保护过程...
-
2006~2016年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王月月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侗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特色鲜明。自2006年以来,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模式上有了一些创新,取得了不少成就。然而,随着社会...
-
2006~2016年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王俊芳 吕渊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仡佬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记录着仡佬族的历史记忆。然而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仡佬...
-
2006~2016年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范威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保护和传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报告对黔、湘、鄂、渝、川、滇、琼、桂八省(...
-
2011~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基本经验、问题及发展展望
作者:王伟杰 杨丽菁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生产性保护、名录式保护、整体性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自2011年至今,文化部先后颁布了两批共计100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