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作者:詹一虹 周雨城 陈瑶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给少数民族非...
-
贵州布依族舞蹈的原生性保护传承研究
作者:马帅 邓娟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舞蹈是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布依族舞蹈的原生性体现了布依族民族智慧的发展,也是布依族舞蹈得以流传至今的秘密。本文以贵州省布依族舞蹈...
-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洋 薛强 郑勇华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北民间音乐的一枝奇葩。吹打常见于道真仡佬、苗族民间婚丧嫁娶现场,通常是为了“闹热”“捧...
-
贵州省高校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作者:孙佳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中心,在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相互影响,共生发展的,两者的互动...
-
“文化+”视域下非遗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作者:龚翔 肖炜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更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明成果,它们是传统文化最本真、最原生态的保存与见证。新时期,在“文化+”视域下,黔东南州民族文化...
-
文化设施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功用探析
作者:王文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面临市场化和城市化双重冲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失去生长语境的同时,也面临着传承困难后继无人的窘境。文化平台的缺失也越发阻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社会的交流,占据非...
-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与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研究
作者:俞俊峰 李英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近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对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与发展,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法规保障手段。通过文本实证方式梳理分析国家与地方层...
-
浅探新疆塔吉克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乌云 杨可冰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塔吉克族服饰除了有原始的遮羞和保暖功能,还因其丰富多彩的图形元素装饰而得到升华。塔吉克在族群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在不断追求理想、渴望美好的...
-
2006~2015年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卢琳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彝族人民创造了形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
-
2007~2015年中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基本经验、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
作者:王伟杰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国相继划定了10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保护非遗及其相应的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