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何研 所属图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01日
2017年,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式迈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理念上、实践上、需求...
-
保护和提升京西传统村落群焕发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活力魅力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短板突出的问题,需要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相关政策等方面创新突破。课题组在调研基础上,对北京传统村落...
-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 )调查总结
作者:“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课题组 所属图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01日
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来源于能让物质性与精神性相互滋养、相互促生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保护传统村落,要将村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保护,需要因地制宜。各级政府需要就当...
-
传统村落古建筑盗卖与保护调查报告
作者:胡敏 所属图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01日
江浙地区古建筑偷盗普遍,买卖之风盛行,原因在于收藏爱好推动古建筑买卖,商业利益驱动产业发展;村民保护意识不强;基层监管主体不明。本文认为应完善立法,加大保护和打击...
-
传统村落中习俗的变异及其多维度保护与传承
作者:陈勤学 所属图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01日
传统村落的众多物质与非物质类习俗反映了一定时期村落原住居民的生活习尚和行为规范。当下传统村落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类习俗出现诸多变异现象,不同村落中同类习俗变异各不相同...
-
非遗保护视域下少数民族节日的公共化
作者:田兆元 游红霞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节日要在更为广阔的场域和更加广泛的群体中实现“公共化”的传承。本文以上海的满族颁金节为例,探讨少数民族节日如何被建构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
-
生产性保护背景下的苗绣技艺传承
作者:马帅 邓娟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在21世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亟待落实的工作。...
-
古村落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作者:尹锋超 周紫东 周毓华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本文以贵州省雷山控拜村的银饰锻制技艺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视角,结合田野调研资料,分析其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的相关成因,进而提出保护古...
-
德宏州芒核村傣锦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
作者:杨淇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德宏州芒核村傣族织锦是傣族人造物观、审美观、价值观的物化载体。傣锦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无论是傣锦的生产性保护还是开发运用,都应该把傣锦文化的物质层面与非物...
-
恩施土家族吃“社饭”习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王燕妮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7)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01日
“社节”是我国最为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节庆。聚居于武陵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迄今还传承着“社节”吃“社饭”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并具有独特的制作和食用方式。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