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推进我国城镇化应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动力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宋圭武 发布时间:2016-04-01

  产业是城镇的经济动力,没有产业,城镇化就是空壳化。在我国,应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为主动力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就是说,我国未来的城镇类型,应以现代农业型城镇为主。

  (1)我国的城镇化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由于历史起点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史起点是海外广大的殖民地以及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基本与工业化并行,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又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而我国的城镇化,并不具备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历史起点,所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走出一条特殊的路子。前车之鉴仅仅是“之鉴”,并不一定要沿着前车之辙前进。

  (2)我国的城镇化也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失败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需要吸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失败的教训,需要在城乡协调、工业和农业协调中推进城镇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一些拉美国家,之所以会产生过度城市化现象、会产生所谓“拉美陷阱”现象,就是因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没有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片面地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在农业生产力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粮食供应不足,城市贫困加剧,国内购买力难以提升。事实证明,在农业相对停滞的基础上加速进行的拉美国家城市化,不仅使农村在发展中日益贫困,而且也导致了城市的贫困和危机,使城市化走入歧途。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3)我国的城镇化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需要实现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如何实现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建设现代农业是关键。建设现代农业,可以有效保障粮食的供给,这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国中有粮,民众不慌,一个人口大国,没有粮食的充分自给,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有了现代农业,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有了雄厚的基础。现代农业建设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工业的发展:一是从需求方面看,现代农业建设可为工业化提供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二是从供给方面看,现代农业可为工业化提供更稳定的原料供给和更低廉的成本。

  (4)应对人口红利减少的需要。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同比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如何面对这种人口红利减少情况,客观需要我们有新的发展思路:一是工业化的劳动力低成本扩张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工业化需要更加注重技术红利和制度红利;二是要更加注重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应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应对人口红利减少。

  (5)我国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不愿从事农业,一些村庄土地撂荒严重,大量农民工进城,这既造成了城市发展的压力,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要转变这一状况,要转变农业的弱势地位,就需要建设现代农业。

  (6)保护环境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实现一些农村乡镇的产业转型,要淘汰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少发展工业,多建设现代农业。

  (7)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以现代农业为主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城市工业的健康发展。农村少些工业,可以减轻与城市工业争原料争资源的压力,这对提升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有利。另外,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率,有利于农民从城市到城镇的回流,这样可以减少城市的拥挤和农民的无序流动,对减轻运输压力,比如春运,以及加强城市社会的安全规范管理等都十分有利。

  (8)真正发挥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潜力的需要。城镇化若不以现代农业为主动力,城镇化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只有短期效应而没有长期效应。城镇化很可能就只有土地的城镇化而没有人口的城镇化,或者是有了人口的城镇化,但由于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来支撑,最终导致城镇发展“空心化”,就像“拉美陷阱”一样,城镇化就会成为我国发展的“中国陷阱”,而非增长的潜力,最终城镇化就是人去楼空一场梦。

  (9)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不同于进行房地产开发等,着眼点主要在土地的利用效率上,这对保护农村的古迹十分有利。在城市,由于农村得到发展,也减轻了城市扩展的压力,这对保护好城市文化古迹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10)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未来我国发展格局,应体现如下特点:城市发展,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同时,城市的工业应以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为主;在一些无人居住的边缘地区,应主要布局一些重污染企业,这虽然不利于经济效益增加,但大大增加了社会效益;而农村城镇化,应以现代农业为主要产业,最终形成城乡互补、城乡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11)提倡以现代农业为主动力推进城镇化。在这一进程中,并不排除其他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比如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等。在建设城镇化的过程中,各地根据实际,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但从全国层面看,则必须要以现代农业为主动力。国家要对农村城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进行各种形式的重点鼓励和扶持,对发展其他产业要积极进行规范和引导。

  (12)应大力建设循环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等。要让农村成为生态保护区和环境优美区,也要让农村成为一个休闲社区。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休闲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休闲。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建设休闲社会尤显重要。人的本质是追求“闲”,而不是追求“忙”。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实质和灵魂。建设休闲文明,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