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对显示女性外在身体特征的“美丽”或“丑陋”与代表女性内在思想境界的“纯洁”或“淫荡”四个元素及其内涵外延的变异体认,可以清晰地考察出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
-
20世纪90年代中,由《私人生活》引出的关于女性与私人化的所谓文学热点,实际上是商家与传媒合谋制造出来的挑动消费者窥私欲望的卖点。目的在于按照男性的趣味,将大众的视线...
-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些接受环境差异包括:一、历史背景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先“破”后“立”,...
-
本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描绘的:在80年代历史写作的父子场景中,女性在双重意义上遭到了放逐。80年代末,女性形象成为历史叙事的主角,性别场景...
-
作者:郑爱敏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01日
关键词:
-
本文对1928~1937年《申报》女性广告进行了内容分析,并从日常市民生活与现代性体验和想象、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定位以及女性广告的消费文化特质三方面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
-
家训是家庭内部,尤其是长辈对子孙进行为人处世教育的一种方式;家训的内容涉及励志、劝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等方面,内容丰富,也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是非常珍贵的...
作者:何宇轩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01日
关键词:
-
书信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们传递讯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中国古代,书信通称为“尺牍”。其义取于书写的材料与尺寸,“尺”指木简的长度,而“牍”则是古人在书写时...
作者:郑爱敏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01日
关键词:
-
较之传统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的一大贡献在于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惯性,以性别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取代两性对抗的简单思路。高彦颐、曼素恩(Susan Mann)两位学者十多年前的开创性...
作者:杨彬彬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01日
关键词:
-
广告常常大量采用妇女的形象,这里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信息?它如何表达性别的观念?是否会强化性别歧视或者对妇女造成伤害?本文综合互联网上的广告资料,结合目前国内广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