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已婚“农民工”心理失范的影响因素。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目标及研究假设,展示了研究数据来源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本文比较了已婚“农民工”人群心理失...
-
本文对农民工心理失范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民工心理失范性别效应的决定因素。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目标及研究假设,展示了研究数据来源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
-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心理失范发生机制的一般概念模型。其次,本文结合暴露差异假设和脆弱性差异假设,以及社会转型下人口流动和性别失衡的实际情境,改进了分...
-
首先,本文指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性别失衡问题。其次,本文介绍了研究的选题背景,阐述了性别失衡问题与农村男性面临的婚姻挤压风险。再次,本文界定了研究涉及的相关概...
-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既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男女平等权利、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关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
电动自行车在中国许多乡村地区非常普及,方便了广大乡村女性劳动力在县域内就业。调查结果表明,电动自行车对增加乡村女性劳动力在县域内就业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乡村女性劳动...
-
本研究使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专题调查之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融合课题组于2013~2014年开展的个案访谈...
-
前面三章内容在社会排斥、资本理论和资源稀释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分别从在学情况、就读学校性质、受教育年限三个层面对随迁子女的受教...
-
在第5章、第6章全面、系统地分析随迁子女在学情况和就读学校性质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教育结果指标——受教育年限进行深入探讨,以全面把握和深入认识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的特点...
-
上一章对3~18岁随迁子女的在学情况做了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以及模型分析,从中详细了解了适龄随迁子女在学情况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章将对在学随迁子女的就读学校性质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