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对“六普”儿童数据的分析发现,与2000年相比,女童人口总量与占儿童总体比重降低,儿童性别比依然偏高;女童教育状况继续改善,女童的在校情况好于男童,辍学率低于男童...
-
通过分析“六普”资料并与此前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到女性人口流动的模式虽有所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以往的特点。首先,女性流动人口的结构呈现多...
-
进入21世纪,中国女性的婚姻与生育状况出现了新的特征。“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女性有偶率为72.3%,普遍结婚仍是女性婚姻状况的一个特点;未婚率和离婚率分别为18.5%和1.2%...
-
“六普”为研究中国男女两性的就业现状、变化趋势与性别差异提供了丰富资料。研究表明,2010年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13.8个百分点,且20年来16~59岁女性就业率持续下降,性别差...
-
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女性人口数量和基本结构信息分析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女性人口的发展状况呈现出如下值得关注的特征:女性人口净增加...
-
回顾过去5年,中国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推进性别平等的顶层政策设计明显加强,党的施政纲领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列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
本文指出西方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思潮,是在批判中诞生,也一直是在探索中前进,其内部流派纷呈,主张各异,但其追求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宗旨始终不变。本...
-
本文指出女性主义思潮凸显了人类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的轨迹,对我国妇女运动的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认为结合当今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厘清新时期我国妇女...
-
本文认为对平等与差异的不同看法在横向上是划分不同女性主义流派的标准,在纵向上则成为界定女性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尺,平等与差异观成为研究西方女性主义的经络和脉络。纵观各...
-
本文指出,女性主义认为正义理论所关心的是公共领域中的正义问题,而私人领域中的公正问题则不在其研究视野之内,当代正义理论将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更深地掩藏了起来。本文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