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市化,“农民进城”既是前提也是结果,可在中国,现代化不是自发的经济活动,而是国家主导的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在农民进城运动中的乡村妇女多作为留...
-
本章首先,基于第二章的文献回顾,结合外部环境与家庭福利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提出用于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生计与家庭福利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框架中的变量为核心,同时结合...
-
本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和评述。首先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行说明,解释其是否适用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分析。然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脆弱性、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影响...
-
迄今,从儿童权益和需求及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行实践总结和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社会性别、儿童自身需求和权利视角切入,论证农村留守...
-
本研究以超星中文学术搜索报纸数据库为基础,对该数据库收录的2007~2015年815条农村留守女童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媒体对农村留守女童的报道数量呈上...
-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30多年来,农村的年轻人中学毕业以后纷纷离开农村,农村劳动力无法再通过这一群体获得补充。老年人逐渐进入...
作者:韩国明 张佩 仝志辉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01日
-
农村妇女的“解放”程度与土地和家族的关系最大,即她们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她们的个人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附于土地而不是她们的家人和丈夫。如今的乡村家庭不再...
-
本文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分析了个体社会地位、家庭成就对老年精神健康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从个体的社会地位来看,个体社会地位深深地嵌入个体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各个时...
-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政策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使贫困地区的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大量的农村青...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把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并提出要推动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