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通过对亲身参与的一次电视谈话节目的分析,揭示了在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号称“第一传媒”的电视制作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偏见问题,电视编导有意、无意中流露出的对男权优势的...
-
通过对《东方时空》94天播出收视记录的分析,作者认为这个屡获殊荣的名牌栏目,仍然承载着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规范,是“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的建构者和传播者。它对...
-
本文通过对17种新闻传播类权威和核心期刊1995~2009年发表的传播/媒介与性别研究文献的梳理,确认了以传播/媒介与性别为议题的交叉研究在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中的位置,并依据大...
-
《妇女研究论丛》经过十年风雨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学术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论丛》未来的发展要瞄准两大目标:坚持学术性、理论性和开放性;吸收...
-
北外女生王亭亭抨击外语教育制度、受到媒体关注、退学、被质疑炒作,一连串的事件在短短几天内发生、变化。事实如何?除非由独立的司法程序调查取证,否则“公理”、“婆理”...
-
采用传播行动主义的框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社会是需要改变的,媒介传播的现状是需要改变的,所以才需要行动。无论是媒介监测运动还是对媒介制度的质疑和批判, 事实上都是在关...
作者:卜卫 BUWei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01日
关键词:
媒体性别通信行动
-
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以下简称传媒监测网络)是一个以媒介与性别为关注领域、以促进新闻传播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为宗旨的民间妇女组织。自1996年成立以来,...
-
对于关注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研究者和活动家来说,媒体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介可以作为挑战性别歧视和偏见、倡导性别平等的有力工具,也可以是制造、维护和强化性别歧...
-
本章是对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表的新闻传媒业应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倡议书的摘录。
-
本章主要是对中国非政府妇女组织《紫皮书》之“妇女与传媒”部分的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