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锦

郭伟和:探索符合村民诉求、重建主体性的融合策略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郭伟和 潘琼阁 发布时间:2021-09-18
探索符合村民诉求、重建主体性的融合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导向的增权取向社会工作策略是一个相对核心的具有兼容性的实务策略和实务模式。“增权”对应“empower”,可能翻译成“增能”更合适,“power”包含“能量”和“能源”的涵义,在实务模式过程中强调挖掘、培养个体的潜在能量,社会关联、社会互动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通过结构化、组织化、制度化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
无论是特色村庄中强调特色文化传承,还是融入城镇化进程,或者移民搬迁,实际上都不是传统的简单复制,没有办法完全地纯粹地保护原滋原味的状态。
我们发现老百姓有现代转型过程中的身份认同,以及自己乡土文化跟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大家向往和追求现代生活带来的好处,但也不想完全丢掉传统根基和传统文化好的成分。
怎么样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时候特别强调人的文化自觉,人如何具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能力、选择能力和折中性的融合能力。乡村振兴几个文件都在强调融合发展,包括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从社会工作介入来说,把融合具体落到操作层面,取决于人的能力。如果没有主体性能力的重建,这个融合可能是被动的融合,变成外界给你设计一个项目,你是被动的表演者,或者被动的出售者。
村民的诉求可能跟文化学者或者乡愁学者不一样,他们想体验现代文明带来的好处。不能要么靠资本全面开发破坏传统,要么拒斥现代性,停留在田园牧歌式的状态,这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我的学生在安徽安庆万涧村实习,参与古村落保护。我们至少看见第三种方案,以一种合作社形式把传统资源激活,再跟现代性对接,村民主体性没有丢失。
我们暑假准备去跟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一个牧民合作社合作。他们将游牧文化,通过合作社跟现代经济对接,有游牧人学堂、牧民合作社,重新用一种更加传统的方法去放牧,牛羊得到更多元化的草场的食源。其中核心问题是把好的产品以及它的传统文化让现代人接受,促进牧民更加自信地、有活力地融入现代性。我们希望协同他们寻找一些出路和方案。
我们关心怎么跳出传统跟现代的二元对立的问题。探索一个新的融合的道路当然很困难,怎么操作还有很多复杂的具体的策略。
 
原文请点击:《郭伟和:探索乡村振兴中重建主体性的融合道路》,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