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访谈

宗成峰:智慧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宗成峰 潘琼阁 发布时间:2022-12-16
智慧党建如何赋能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带着这个问题,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项目组访谈了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宗成峰。宗老师多年来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库内也收录了他的调研报告《“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第一书记”政策》等。本期项目组与宗老师探讨智慧党建如何引领多元主体,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国乡村治理主体已向多元转变。有句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前的治理方向是构筑一个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大众参与、技术支持的创新治理体制和机制
智慧党建能够引领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通过智慧赋能,引领村党支部、党员、村民、社会组织等,构筑互联网思维,创新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方法,提升党组织引导乡村治理的能力。
 
一、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智慧党建引领各方力量参与
在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难以平衡合作,村级组织推进乡村治理的法制化受干预等问题。另外,还存在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化趋向浓,功能弱化等问题。
智慧党建的治理模式本质上体现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可能。通过智慧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模式,不是指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唯一的主体发挥作用,而是依靠技术,让各方力量参与进来,实现以农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各方共治的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使农村党组织更加透明,也使乡村治理更加开放。
比如某些地区通过智慧党建系统,创新党建工作,通过创建在职党员App系统、微心愿等公益服务平台,使在职党员参与到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中,乡村治理主体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或“党支部+集体企业”的产业党建模式,建强乡村治理主体,发挥了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事务中的引领作用,拓展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二、建强引领主体:智慧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能力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总体逻辑是通过智慧党建系统,建强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基层组织的核心,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进一步实现组织振兴,最终实现乡村善治。
当前乡村治理的引领主体存在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有时候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懒政怠政行为,造成引领能力欠缺。
智慧党建创新了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水平,促进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和精准化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
具体来看,智慧党建通过赋能乡村治理,创新性地打造了可以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农村电商为一体的智能治理云平台,并通过设立信息公开、民意诉讼、民主投票、政务服务、党建工作等功能模块,实现治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三、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智慧党建促进社会协同和大众参与
乡村治理在社会协同和大众参与方面有一些不足。农村社会可能存在乡镇和村级的权利冲突,农民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以及人口流动带来的一些问题。但乡村治理转型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现象,如当前一些外出务工农民在空间上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随着智慧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它整合了农村零散的行政资源,村民突破时空的限制,打开了沟通的渠道。借助智慧党建对乡村治理资源的整合,能够破解农村的社会权利、利益的碎片化问题,也就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弱化的问题。智慧党建有利于构建农村多元共治的模式,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融合法治观念,提高农村治理的水平。
比如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通过建立住枫桥App作为核心的智慧社区和开放式移动互联网平台,搭建了网上信息交流的途径,满足了外出流动人口参与乡村治理的需要,提高了村集体的组织能力,激活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动力。
 
 
更多资源请访问数字乡村专题库
 
策划:潘琼阁
音视频剪辑:薛卿
字幕:洪林丽
审校:刘姝、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