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市政厅时期政府控制领域的扩大(1921~1928)
市政厅时期政府控制领域的扩大(1921~1928)

作者:

##

所属图书: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

图书作者: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报告字数:52444字 报告页数:55页
摘要:1920年8月,陈炯明率粤军回粤,10月28日攻克广州,将桂系军阀逐出广东。1920年11月10日,孙中山委任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市政厅成立,广州市正式成为一个独立于省政府与县政府的行政机构。市政厅在成立之初,即面临与省政府争夺财政权限的局面。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兵变,孙中山被迫离粤赴沪,后策动滇桂军讨陈。1923年2月在滇桂军驱逐陈炯明之后,孙中山再次在广东建立政权,设立大元帅府(又称“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广州既是大元帅府、广东省、广州市、南番两县政府的驻地,也是滇桂军阀驻地。据邱捷研究,虽然孙中山政权已经建立政府,但外交、政治、军事、经济的形势都非常恶劣。除苏俄外,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在外交上不承认大元帅府。北京政府自居为合法中央政府,对孙中山政权虎视眈眈。在广州以外,东边有陈炯明的粤军,南边有邓本殷的部队,西边和北边有沈鸿英的桂系军队,战事频仍。历年变乱使得广东百业凋零,经济残破不堪。韦慕庭(C.Martin Wilbur)认为,这一时期孙中山政权要在广州建立稳固的革命基地关键是控制财权与军权。当时整个广东军队云集,争夺地盘、截留税收、开放烟赌、抢人夺枪,大元帅府几乎“政令不出城门”。于是广州成为大元帅府、广东省、广州市等各级政府为孙中山政权筹集军饷之地。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权限不清,内部人事斗争极为复杂。以胡汉民等为首的元老派与以孙科为首的太子派、资本派明争暗斗,相互倾轧。与此同时,四邑商人和海外归侨在广州成立置业公司,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因此土地成为各级政府争竞的焦点。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划定市区与土地控制
  •         一 省市争收与划定市区
  •         二 召变市产及其影响
  •         三 不动产与土地登记
  • 第二节 双重产权与城市建设
  •         一 铺底顶手登记案
  •         二 承认铺底与推广骑楼
  •         三 “六街成案”与西关辟路
  •         小结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