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作者:沈卫红

##沈卫红

所属图书:侨乡模式与中国道路

图书作者:沈卫红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报告字数:16781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相互交往、不同文明整合交融的历史。从1492年哥伦布完成了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连接”,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哥伦布大交换”之后,人类历史就走进了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世界历史时代。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Martin Behaim)发明地球仪,迪亚士和达伽马等葡萄牙人开辟了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宣告了东西两半球互相隔绝的人类历史的终结。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世界交往,使人类交往的主渠道由陆路转向海路,这就为扩大交往、最终形成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那时起,全球性的资本扩张已经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淘金与贸易的热潮,西方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开始了全球性的交流,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由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既是世界历史的时代,又是资本主义的时代。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
  •         一 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         二 民族的地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         三 世界历史进程的二重性
  •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非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
  •         一 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跨越论”思想
  •         二 列宁“迂回过渡”思想对马克思“跨越论”的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