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第一家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建立的前前后后——记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
中国第一家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建立的前前后后——记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
报告字数:8370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在全国开展扶贫工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政府扶贫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信贷扶贫,即向缺少资金的贫困户提供贷款,为此专门设立了扶贫贴息贷款制度,银行向政府认定的贫困户以年息2.5%的低利率提供贷款,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差额再由财政给银行补贴。但这项政策经历诸多坎坷,可以说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理顺关系。主要的问题是,在严格的金融政策管制下,开始商业化的银行执行政策与它的任务之间的矛盾。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扶贫贴息贷款不再面向贫困户,而是主要面向乡镇企业、集体农业企业和农村中的经营大户。这样做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贫困户不能有效使用贷款,甚至会转用于生活开支,达不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目的,因此不如贷款给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再吸收贫困户就业更有效。但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考虑事与愿违。一方面,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集体农业企业经营得不如东部地区,相当数量的这类企业效益不好,不能带动当地的农户经济,也不能吸收多少农业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即使经营有效益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吸收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因此扶贫贴息贷款的数额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但扶贫的效益却不显著。具体操作的金融机构出于盈利的考虑,非常愿意向县办和乡镇集体企业贷款,因为成本低,风险小,结果所谓扶贫贷款却离扶贫的目标越来越远。
关键词: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