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是否适用于中国?
第一节 就地城镇化——是否适用于中国?

作者:蒋尉

蒋尉##蒋尉

所属图书:欧洲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劳动力流动

图书作者:蒋尉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报告字数:8777字 报告页数:1页
摘要:就地城镇化作为欧洲工业化的一个经验,它同样适用于中国缓解城市压力和劳动力流动困境。就基础设施和包括科教文卫在内的软件资源而言,中国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欧洲国家,具有很明显的集中化倾向,中国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远胜过一般的中小城市,迫于生计和发展,人们不得不涌向大城市。一方面导致了城市的超负荷状态;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流入的同时,城市对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没有能够及时跟进,原有的基础设施也跟不上人口的扩张速度,于是城市病接踵而至。不仅外来人口没有安全感,而且原住民的生活质量也在降低,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回溯欧洲国家当时的过渡经济(或称过渡部门,包括农村工业、家庭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可发现正是这种实质为就地城镇化的过渡地带,缓解了城市的过度集中,使劳动力得以分流,使城市获得跟进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喘息之机。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