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藏地区锅庄舞
西藏地区锅庄舞

作者:毕研洁 冯涛

##毕研洁 冯涛

所属图书:寻找锅庄舞

图书作者:毕研洁 冯涛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报告字数:80943字 报告页数:99页
摘要:古时西藏分为三区,卫藏地区为其中之一。卫藏地区在元、明时称作乌斯藏,前藏地区称卫,后藏地区称藏,卫藏地区历史上曾北起那曲地区的当雄县,南至山南地区的络扎县,东达山南的加查县,西到日喀则地区的昂仁县,其区域涵括了现在的拉萨市、日喀则大部分地区及山南大部分地区。虽从地形上看,卫藏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系所重重包围,为雪山环绕之地,但西藏三大粮仓拉萨河流域、年楚河流域、雅鲁藏布江河域全分布其中,经济十分发达。那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从高原西部岗仁波齐峰东麓流向藏南谷地,这里是藏族古老文化的摇篮,历史名城拉萨就坐落在江北支流吉曲河畔。世人习惯以此为藏族地区的中心,称为“卫”(中心之意),这里是藏族文化发祥地和人口集中的地区。东部横断山脉中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三江地区”称为康区(“康木”包括玉树、昌都、甘孜、迪庆等地州),东北部黄河上游和青海湖周围称为“安多”(含甘、青两省所属藏族自治州及四川的阿坝等地),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广大地区称为“藏”(今日喀则地区),西部称为“阿里”(领地之意)。这样五个自然地区分布着巍峨的雪山、葱郁的森林、奔腾的江河、肥沃的谷地和坦荡的草原。由于交通阻隔,经济落后,人民使用着卫藏、康木、安多三种方言,唱着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跳着不同姿态的舞蹈。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拉萨果谐
  •         1.果谐
  •         2.热振曲卓
  • (二)那曲果谐
  •         1.卓果谐
  •         2.普布果谐
  •         3.普布谐夏
  •         4.青龙果谐
  •         5.假穷果谐
  •         6.假穷来谐
  •         7.文卓与堆谐
  •         8.玛恰曲通
  •         9.谐尼谐萨
  •         10.嘎措果谐
  •         11.多玛果谐
  •         12.申扎果谐
  •         13.雄梅果谐11271582
  •         14.那曲东部果卓
  • (三)日喀则果谐
  •         1.夏尔巴谐
  •         2.宗嘎果谐
  •         3.嘎拉果谐
  •         4.乃尼果谐
  •         5.谐钦
  • (四)昌都果卓
  • (五)林芝果谐
  •         1.博舞
  •         2.博果
  •         3.错高博
  •         4.易贡博卓
  •         5.拉亚博卓
  •         6.鲁朗博
  •         7.博卓
  •         8.米瑞博
  •         9.易贡工卓
  • (六)亚东果谐——“古日白朵”
  • (七)门巴族民间舞蹈
  • (八)珞巴族民间舞蹈
  • (九)僜人民间舞蹈
  • (十)卫藏堆谐
  •         1.拉萨堆谐与扎年琴
  •         2.定日堆谐
  •         3.拉孜堆谐
  •         4.关于囊玛歌舞
  • (十一)勒谐(歌舞)
  • (十二)芒康弦子(谐)
  • (十三)阿里地区果谐
  •         1.普兰果谐
  •         2.宣舞
  •         3.托林果谐
  •         4.乌江果谐
  •         5.扎西岗果谐
  •         6.日土果谐
  •         7.磁石果谐
  •         8.门东果谐
  •         9.扎布谐
  •         10.夏布卓谐
  •         11.扎年夏布卓
  •         12.玛恰夏布卓
  •         13.仲吉卓夏
  •         14.阿里堆谐与归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