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宋元时期海口的发展
摘要: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废崖州,以崖州所属县归琼州。琼州领琼山、临高、乐会、澄迈、文昌等五县,并将琼州府治、琼山县治从白石都迁于今海口市府城一带,据《康熙琼山县志·建置志》记载:“琼山附郡之县,郡城即琼山城也。琼之城,始筑于宋开宝五年。”宋神宗熙宁年间,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领琼州所属县,故琼州又称“琼管”。宋徽宗宣和年间又改琼管为安抚都监。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又废昌化、万安、吉阳三军为县,隶属于琼州,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儋、崖、万安三州,地狭户少,常以琼州牙校典治。”其他州行政级别较低,琼州实际已成为海南岛行政中心。宋王朝延续隋唐时期的流放政策,将犯罪官员贬谪海南,但与唐代不同的是,海南各州县的正官由朝廷重臣担任,《万历琼州府志·秩官志》曰:“宋命朝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使,实统兵民县令,总民政,有戎兵则兼兵马,或监押。”兼管民政和军事,民政合一。流放官员不再任州郡正官。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海口浦的兴起
- 第二节 水利兴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流放官员在海口的贡献
- 第四节 移民、社会结构和汉黎关系
- (一)移民与人口
- (二)社会结构
- (三)民族关系
- 第五节 儒学教育与科举的兴起
- 第六节 社会生活和救济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信仰
- (四)灾荒与救济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