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陶希圣与《食货》
陶希圣与《食货》
报告字数:11077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是国民革命后中国寻求政治出路的论战和争鸣。随着争论的深入,中国社会性质论战逐渐走向学术化,但其中蕴涵的政治诉求保留了下来。陶希圣创办之《食货》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的重要参与刊物之一,其政治性特点受到时人的注意,甚至受到批评,陶希圣回应道:《食货》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与政治没有关联,“无论怎样的推敲,总与现实的政治没有多大关系。本刊是没有理由与别的政治宣传品一样看待的。主编者及投稿人虽不免在别的出版物上发表政论,但本刊并不刊载任何政论”。《食货》虽不发表政论文章,侧重古代社会史研究,却并不能遮蔽其对政治性问题的思考。陶希圣以学术介入方式实现对政治性问题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国社会史论战提供舞台、史料挖掘中的政治关怀、对中国社会特殊性的重视等方面。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国家与现代化建设
- 二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舞台
- 三 史料挖掘与政治关怀
- 四 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 小结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