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非讼、好讼与国家司法模式——比较法视野下的清代巴县钱债案件
非讼、好讼与国家司法模式——比较法视野下的清代巴县钱债案件
报告字数:21984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随着学界对中国传统民事法理念及其运作实态的日益重视,结合档案资料来探讨这一问题、特别是有关司法程序,研究已渐趋深入。同时,为了更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法的特点,比较法的视角具有相当独特的作用。本文以同治(1862~1874年)初年四川巴县钱债案件的相关档案为中心,以案件的受理和审判为切入点,并以近代早期的英格兰法为参照,从诉讼程序的角度,重点探讨中国传统听讼中案件受理的特点及民事司法的“冤抑—伸冤”式形态相应的程序背景。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受理的条件
- 二 好讼与不言利?
- 三 从受理到审判
- 四 事与愿违
- 五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