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思考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思考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构建
报告字数:46168字
报告页数:55页
摘要:中西方各自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路程,其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乃至在世界人类发展史上都放射出熠熠的光彩,直至当代。德国著名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T.Jaspers)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前200年称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在中国、印度、古希腊和中东地区都出现了高度成熟的文明,各文明地区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犹太教的先知。而且,各文明地区虽然远隔千山万水,文化虽然形态各异、内涵各具特色,从而导致各文明地区以后向着不同类型的文化发展,但其文明中确实有诸多相通之处。例如,都表现出了对“终极关怀的觉醒”,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探究世界、探究人生,同时也产生了宗教。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当然,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不仅是对上古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也是对上古原始文化的承接与发展。但无论如何,“轴心时代”是值得当代的人们继续深刻研究的话题,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人类文化是可以发生碰撞与交流、可以互相吸取与借鉴的。历史上各民族间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事实、古今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事实,也正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泛道德与泛科学传统的相互补益与渗透
- 二 以情感人与法制建设并举
- 三 君子人格的修炼与公民意识的培养沟通
- 四 对大自然的敬畏、厚爱与探索、利用兼顾
- 五 对个性的张扬与对群体的依存相互协调
- 六 对“义”与“利”的辩证思考
- 七 关于跨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几点思考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