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

作者:王思斌

所属图书:走向社会的基础结构

图书作者:王思斌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报告字数:11493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在考察社会状况、考察社会结构的变化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社会关系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是社会交往的静态表现,它蕴涵着社会交往的对象、方式、内容、频率等多方面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但它的意义和作用却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商品经济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以重大影响,透过经济活动来观察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动,对于认识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对于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政策,对于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后农民家庭间合作的必然性及其选择
  •         1.农民家庭之间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         2.合作对象的选择
  • 二 亲属家庭合作在农村合作经济中的地位
  •         1.亲属家庭在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状况
  •         2.商品生产的发展对亲属家庭关系的影响
  •         3.制约亲属家庭合作的因素
  • 三 近几年来农村亲属家庭关系的特点
  •         1.亲属关系的紧密化
  •         2.亲属关系非宗法趋势的加强
  •         3.经济利益成为亲属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
  •         4.亲属家庭关系的易动性
  • 四 农村社会关系的近期发展趋势及其完善的途径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