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
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
报告字数:6586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某些农村社区失控、基层组织社会管理职能衰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但作为直接原因,我国某些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系统功能失调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里所谓基层社会管理系统是指存在于乡村两级,由乡干部—村干部—村民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可能发生在上述三个环节,即乡干部的酸懒、村干部的疲软、村民的离散都会造成失调现象。在上述系统中,村干部处于中心位置,也是这个系统的中间环节。这样,村干部的状态就直接影响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系统的效能。笔者认为,村干部在上述系统中所处的中心位置正是农村基层社会结构中的边际地位,正是这种边际地位及由它决定的职能行为造成了某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系统的失灵。为了说明这一现象,笔者提出社会结构中的边际理论,然后以此理论框架分析村干部的职能行为。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边际理论
- 二 村干部的边际地位
- 三 村干部的自我归属取向
- 四 村干部的职能管理行为
- 五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途径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