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

作者:王思斌

所属图书:走向社会的基础结构

图书作者:王思斌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报告字数:8735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社会政策的概念和理论。在政府的政策实践中,社会政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正在进行调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社会发展议题放在重要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和社会进步成果将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作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些都与社会政策直接相关。这自然要涉及社会政策的发展议题。本文就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作一粗浅分析,并就社会政策走出弱势状态的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政策弱势性的含义及研究的意义
  •         (一)社会政策弱势性的含义
  •         (二)社会政策弱势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 二 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表现
  •         (一)社会政策弱势性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政策弱势性的主要表现
  • 三 社会政策弱势性的生成
  •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战略
  •         (二)社会问题的“非问题化”策略
  •         (三)政策选择中精英的经济偏向
  •         (四)社会政策责权的非专属性
  •         (五)社会福利的意识形态
  • 四 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转变
  •         (一)社会快速转型与社会政策弱势性的转变
  •         (二)社会政策的增权
  •         (三)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政府的能力建设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