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
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

作者:王思斌

所属图书:走向社会的基础结构

图书作者:王思斌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报告字数:12125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已有十多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在专业化方面有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表现为国际性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教育体系在社会工作教学中逐渐被认可,并取得日益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中国大陆学者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及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探讨尚嫌不足,从而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具有某种“殖民化”的色彩,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发展。为了探讨更有效的社会工作模式和路径,本文尝试从文化、社会制度及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作为社会工作核心的求—助关系,并试图指出中国社会求—助关系的特征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工作与制度和文化的关系
  •         1.社会工作的技术性特征
  •         2.制度与文化对开展社会工作的意义
  • 二 中国社会求—助关系的社会及文化基础
  •         1.求—助关系及其文化基础
  •         2.中国社会的社会团结
  • 三 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求—助关系
  •         1.计划体制是一种管理和提供支持的制度
  •         2.计划经济体制下组织中的求—助关系
  •         3.计划经济体制下求—助结构的差异性
  • 四 中国社会求—助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         1.中国社会助人系统的结构
  •         2.中国社会求—助关系的基本特点
  •         3.中国社会求—助关系中的情、理、法
  • 五 中国社会的求助模式对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启示
  •         1.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专业社会工作
  •         2.发展人文主义的社会工作模式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