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乌干达的土地制度变迁与宗教演变——兼评《土地上的责任:布干达王国的权力实践》
乌干达的土地制度变迁与宗教演变——兼评《土地上的责任:布干达王国的权力实践》
报告字数:11747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现代乌干达国家是在原布干达王国的基础上,征服周围其他各王国后建立起来的。布干达王国的居民是巴干达人,他们说卢干达语。布干达王国原是维多利亚湖北岸一个小王国,大概在16世纪之前形成以喀巴卡(Kabaka,国王)为中心的政权。19世纪,国王苏奈二世(大约1836~1856)、穆泰萨一世(1856~1884)时期,王国达至极盛,成为东非湖区最为强大的国家。布干达王国吞并了周围的其他王国,将边界向南推进到布索嘎(Busoga),西南推进到卡格拉(Kagera),向北占领了幸格(Singo)和布莱梅兹(Bulemezi),奠定了现代乌干达国家的基础。在现代乌干达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除布干达王国外,英国殖民者也参与其中,在现代乌干达国内的政治与宗教等诸领域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以土地制度沿革阐释宗教变迁
- 二 “相互责任”:“爱”的原则与田园诗景象
- 三 布干达的传统宗教
- 四 伊斯兰教和基督宗教的到来
- 五 英殖民统治下“相互责任”原则的消解
- 六 乌干达伊斯兰教、新教、天主教三教格局的形成
-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