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世纪30年代东亭镇的工商业及其发展命运
20世纪30年代东亭镇的工商业及其发展命运
报告字数:9773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关于市镇的研究,自傅衣凌先生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发表以来,一直是经济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研究学者之众多,研究领域之精深,无不达到一定水平,涌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但从这些成果中,我们似乎发现市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江南一代,与之研究态势相比,华北市镇的研究稍显不足,这固然与北方经济长期不振的历史背景有关。但在近年来研究华北区域学者的努力下,对近代华北的社会经济、市场体系、乡村手工业情况的传统观点有很大突破。从翰香先生认为在近代华北乡村经济兴盛的同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是华北市镇勃兴的黄金时期,并从这批集镇的数量和分布特点,集镇的专业化趋势及经济结构做了系统的阐述,对以往偏重江南一隅的学术格局有所突破。虽然如此,但亦存在一些局限,作为一篇系统阐述的著作,必然对于个案研究有所不足,以至一些问题得不到清晰的认识;作者着力点放在大镇,而对普通小镇涉及不足,难免给人一种“错觉”。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东亭镇的商业和市场定位
- 二 东亭棉纺织业的运作及其特点
- 三 东亭镇的发展命运及历史的启示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