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婚姻家庭与生活习俗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婚姻家庭与生活习俗

作者:娜拉

娜拉##娜拉

所属图书: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

图书作者:娜拉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报告字数:21893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民俗与政治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清末民初,就整个中国来说,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人们的社会习俗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崇洋之风渐盛,等级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嬗变。社会习俗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演变过程。随着社会局势的骤变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异常活跃,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西学东渐中带来的科学思潮、现代生活元素对封闭落后的乡土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风俗普遍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然而,新疆地处边疆,地广人稀,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在中国社会及文化的现代转型时期,新疆游牧民族社会风俗并未发生变迁,而是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社会生活习俗,即在婚姻家庭、衣、食、住、行、礼仪、丧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婚姻家庭
  •         (一)婚姻
  •         (二)家庭
  •         (三)亲属制度
  • 二 社会生活习俗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交通
  •         (五)文娱活动与待客
  •         (六)人生礼仪
所属图书目录
    • 总序

    • 内容摘要

    • 一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蒙古族盟旗制度

    • 二 新疆游牧民族自生型社会组织与制度

    • 一 新疆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特质

    • 二 清代以来天山北路的开发及农牧比重的变化

    • 三 新疆官营牧厂的兴衰及民国新疆牧业的开发

    • 四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畜牧业经济

    • 五 清末民国时期影响新疆游牧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原因

    • 一 新疆蒙古地区藏传佛教

    • 1.祖拉习俗

    • 2.麦德尔节

    • 3.塔克勒恩节

    • 二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与伊斯兰文化

    • 一 宗教教育

    • 二 晚清学堂与游牧部落

    • 一 中央民族管理机构的调整及民族政策

    • 二 新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 三 民国新疆地方政府对游牧民族的统治政策

    • 五 民族间经济交往

    • 六 牧地纷争:游牧民族间的主要矛盾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