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同设计及其理论支撑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同设计及其理论支撑
报告字数:33408字
报告页数:48页
摘要: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83、84年以来,中国粮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产量增长速度加快,供求矛盾由供不应求至供需基本平衡,矛盾大为缓和;另一方面,粮食的购销发生很大变化。1985年以后,粮食统购改为国家合同定购,而且价格相继上调。1990年底,国家又决定对粮食收购和销售进行重大改革,不仅压缩粮食平价销售量,同时还提高购销价格,购销同价逐步成为现实,而且,粮食流通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也进入新阶段。因此,从85年开始,政府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农业研究部门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此,笔者从85年开始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设计谈起。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1985年以后粮食流通的现状与分析
- (一)1985年后中国粮食形势的判断
- (二)1985年后粮食流通制度改革的分析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