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附三、粮食流通障碍因子分析及相关政策——从调查发现的新问题谈起
附三、粮食流通障碍因子分析及相关政策——从调查发现的新问题谈起
报告字数:1439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去年底,我们赴浙江、江西、上海、湖南、河南等地对粮食流通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动向和新问题,认为粮食流通新旧体制摩擦正在加剧,旧体制尚未根本打破,新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并运转起来,改革已到了非常重要的关头,必须因势利导,把改革推向深入。为此,亟需对障碍粮食流通的诸因子予以剖析。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国家现行购销价格体系不合理,诱导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行为产生偏差。
- 二、粮食市场体系远未发育成熟,从根本上决定了流通不可能搞活。
- 三、国家专项储备政策不完善,使产区卖难贮难加剧。
- 四、粮食财务陷入困境,管理制度失却效力,无法保证粮食的合理流通。
- 五、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乏力,是产销区利益矛盾加剧因而也是产区卖难调难的主要因素。
- 六、粮食流通多渠道的虚假性导致粮食经营的官方化和垄断化以及风险承担主体的单一化,最终导致流通的不畅。
- 第一:培育价格形成机制,尽早取消国家行政定价。
- 第二、重点培育粮食初级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兴办高中级批发市场,并寻找初级交易市场与高中级批发市场的联接渠道,为向统一市场过渡创造条件。
- 第三、国家专储政策要配套和完善。
- 第四、中央政府要加强其自身权威,并找出宏观调控的支撑点以协调地区间各种利益关系。
- 第五、集政府、企业和福利三重行为于一身的国营粮食企业必须立即改革,尽快把它推向市场,走向市场化目标。
- 第六、彻底清理核算粮食财务。
- 第七、切实把粮食资金从多家管理改为农行一家管理。
- 第八、改革现行粮食财务包干体制,改变“诸候经济”的格局。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