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附五、正确处理粮食产、销区利益关系
附五、正确处理粮食产、销区利益关系

作者:袁永康

##袁永康

所属图书:中国粮情:流通制度的变迁

图书作者:袁永康

出版时间:1994年05月

报告字数:9007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我国粮食低价购销体制将粮食产区巨额利益流向了销区,使产、销区利益不平衡加剧。导致了产粮区不断缩小,销区不断拓宽,粮食供求缺口不断扩大的局面。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粮食产、销区利益不均衡,粮食产、销、加工利益分配向销区倾斜。
  •         (一)产粮区定购率高,收购价低,使产粮区农民巨额利益流向销区。
  •         (二)粮食销区给产区打“白条”,使粮食产区财政陷于严重困境。
  •         (三)粮食产区粮食定购率高,比较利益低,不能从产业结构中获得收益,而销区则相反。
  •         (四)产粮区粮食生产者投入比销区大,定购率比销区高,卖议价粮比销区少;经营者不仅亏损比销区多,而且还为销区承担亏损。
  •         (五)产粮区农民从粮食“三挂钩”中得益甚微。
  •         (六)卖粮难已成为产粮区常态。
  • 二、粮食产区利益流失的危险性
  •         (一)目前,粮食生产区已开始减缓粮食发展速度。
  •         (二)地区比较优势不能发挥,商品经济不能发展。
  • 三、协调粮食产、销区利益对策
  •         (一)对粮食产区实行超基数补贴办法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压销。
  •         (二)对粮食生产实行价格支持政策。
  •         (三)搞好加工转化,提高粮食转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