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辽本土农耕区的分布特点及形成过程
辽本土农耕区的分布特点及形成过程
报告字数:32232字
报告页数:50页
摘要:本文所论及的辽本土是指辽统辖范围内,原非农业民族活动区域,其具体范围包括阴山、燕山一线以北全部辽国境域。辽建国前活动在这里的非农业民族虽然也存有少量的农业活动,但大多处于原始阶段,土地开垦量极为有限,还未形成固定的农业垦殖区,辽本土内大规模农耕区的出现是在辽建国以后。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农业人口分析
- 一、栽于《辽史·地理志》的各州县人口
- 二、诸提辖司统领人口
- 第二节 西拉木伦河流域农业开垦区的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医巫闾山北端农耕区的形成
- 第四节 中京及其周围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 一、奚人早期的游牧、狩猎经济
- 二、奚人向半农半牧生产形式的转化
- 三、辽中京的建立与农业生产发展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