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留守经济:当前中国式小农经济的现实
留守经济:当前中国式小农经济的现实

作者:冯小

冯小##贺雪峰

所属图书:华中村治研究(2016年卷)

图书作者:贺雪峰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报告字数:4694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中青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求生计,他们或暂时或永久地离开了农村,使得农村成为“三留守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栖息之地。同时,留守群体也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的主要从业人员,当前的小农经济呈现出既异于经典理论表述的小农经济,也异于资本主义式农业的经营模式,而是表现为基于小农家庭的性别与代际分工而形成的妇女和老人种田搞农业,以及打短工搞副业等方式的以“留守群体”为主力的经济形态。本文试图以“留守经济”来概括当前的农村经济现象。“留守经济”的形成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发展中是有其必然性的,“留守群体”因自身的劳动力质量以及市场机会缺乏而无法实现城市化,因而留守在村庄来完成农民家庭再生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留守群体”属于城市经济体系中的边缘劳动力,但却是农村经济中的主力,“留守群体”颇具创造力和主动性地发展出多种农村经济方式,支撑着农村经济的稳定性。“留守经济”构成了当前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重要维度,为中国经济转型塑造了“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这也使得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以及城镇化模式呈现出异于西方经典理论所预言的形态,是中国式小农经济的“特色模式”。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留守经济”的概念释义
  • 二 留守经济的多种形态
  • 三 留守经济的形成机制
  •         1.城镇化的阶段性特点
  •         2.中国特有的地权制度和城乡二元制
  •         3.家庭内部的性别与代际分工
  •         4.劳动力的自我剥削
  • 四 留守经济与中国小农经济的现实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