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
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
报告字数:17328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创新理论最早起源于熊彼特(1990)1912年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之后在西方经济学界特别是在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和经济周期理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完善。创新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的。在中国,关于金融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主要是介绍西方的有关理论和经验,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又集中到有关金融衍生品等最新金融产品与交易的发展方面。用广义的创新理论系统分析中国金融领域问题的文献(李健,1998)并不很多,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更为少见。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金融创新的含义和分类
- 二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 1.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 2.金融创新改善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 3.金融创新提升了金融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 三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 1.需求多样、潜力巨大
- 2.供给不足、结构单一
- 3.供需之间不平衡
- 4.市场发育的重点
- 四 农村金融创新的成就和不足
- 1.制度创新
- 2.组织机构创新
- 3.业务创新
- 4.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五 创新主体的状况与创新能力
- 1.赢利能力低
- 2.网点和客户分散
- 3.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
- 4.资产质量差
- 5.管理与激励体系不完善
- 六 金融创新和市场发育的制度与环境制约
- 1.市场准入限制
- 2.利率控制
- 3.不合适的监管
- 4.信息不对称
- 5.地方政府行政干预
- 6.社会发展环境制约
- 七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主要结论
- 2.政策建议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