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阶级”的动迁流变
“农民阶级”的动迁流变

作者:关家麟 黄陵东

##关家麟 黄陵东

所属图书:中国东部地区社会结构变迁

图书作者:关家麟 黄陵东

出版时间:2002年10月

报告字数:33351字 报告页数:48页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但由于人口流动很少,农民的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基本保持一致。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一部分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民出现了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不相一致的问题。随后,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采取了严格控制,这样就基本上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农村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工业也发展起来,大批农民开始脱离土地,由农业生产者转入其他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发生明显冲突。由此,我国的“农民阶级”队伍开始了动迁流变。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流动、缩容与结构弱化
  •         1.农民的代内流动
  •         2.农民的代际流动
  •         3.整体队伍缩容与劳动力结构弱化
  • 二 “中度分化”的喜悦与阵痛
  •         1.“中度分化”的阶层结构
  •         2.脱贫与富裕的喜悦
  •         3.阶层分割与身份分离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