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宏观视角的考察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宏观视角的考察

作者:刘小珉

所属图书: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

图书作者:刘小珉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报告字数:27858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通过农村改革解放社会生产力,释放政策活力,贫困人口逐步减少。此后,从“三西”建设起步,在全中国范围开始组织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接着,连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继续向贫困宣战,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并强调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并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         (一)整村推进扶贫工程
  •         (二)产业扶贫工程
  •         (三)贫困劳动力培训
  •         (四)扶贫搬迁工程
  •         (五)行业扶贫
  •         (六)社会扶贫
  • 二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
  •         (一)民族地区贫困规模迅速减小,贫困程度缓解的速度加快
  •         (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显著改善
  •         (三)贫困农牧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三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一)目前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贫困状况存在内部差异
  •         (二)民族地区减贫速度相对较低
  •         (三)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实施绩效尚待提高
  •         (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相对比重上升的趋势尚未完全扭转
  •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