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论与政策建议
报告字数:13018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亟待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主要受国内因素的影响,其核心是与国内工业的关系,只要把国内的工农关系理顺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改革开放后,正在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全球化浪潮使我国的“三农”问题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不仅受到国内工农关系的影响,而且还深受国与国之间农业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工农关系的影响,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已不能再限于国内。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分析,还是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都必须立足于“两个层次和两种优势”,两个层次就是国内与国际两个层次,两种优势就是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全球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服务功能有着双重的负面影响
- (一)中国农产品的绝对竞争力较弱,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优势难以发挥
- (二)我国农业的相对竞争优势较弱
- (三)全球化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对贫困人口造成冲击,使弱势地区和人群的相对经济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
- 二 全球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环境服务功能和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形成多重冲击
- (一)在国际竞争中,农业的环境服务功能价值将出现波动
- (二)全球化提升了我国自然资源的消耗速率
- (三)全球化正在对我国的生物资源安全造成冲击
- (四)跨国产业转移加重了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
- (五)全球化加剧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由此给中国农村造成的诸多“胁迫性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 三 充分发挥两个优势,推进资源与环境公平利用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一)在严格保护好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好国际分工的机会,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
- (二)调整农业支持结构,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速非农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三)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区域间合理的专业化分工
- (四)统一环境管制标准,推行生态补偿制度,促进资源与环境利用的公平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