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教育和培训探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教育和培训探讨
报告字数:4987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从现在起的未来5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历史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教育与培训无疑是产业链上极其重要的一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很大、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应当认识到,这也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为此,应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中,特别是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中,把提高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人数的一项重大举措。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人员的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 (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在实施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转移进城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 (二)随着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工厂和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城乡劳动者素质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门槛提高,进入壁垒高筑,为此,实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程势在必行
- 二 多管齐下、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农村“普九”后继续教育工程
- 三 实行绿卡制度: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地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 四 实行红卡制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劳务输入地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 五 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应服务“三农”,为提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发挥作用
所属图书目录